塑石假山是傳承古典園林假山和自然山川制作而成,除了講究材料和工藝外,另外其題材內(nèi)容與構造也是非常重要的,塑石假山的構造講究元素規(guī)律性、重復性以及裝飾性,在塑石假山的設計過程中,結合自然山體的凹凸和材料特型(塑石假山面層的不同材料),凸顯紋理特征,以便在后期的制作中得以體現(xiàn)。

古典園林假山的特點在明清時期的造園中表現(xiàn)的最為別致。明代園林假山受當時文化環(huán)境的影響主要以晚明居第和園林建筑以及文人活動場景為主要內(nèi)容,院中建筑錯落有致,碧瓦飛檐,佳木雜植其間,盆景展現(xiàn)庭前,群賢畢至,少長咸集,園中湖石也各具姿色,構圖疏密有致,線條粗細合控,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。借鑒并不是完全照搬過來,而是學習其建筑風格,然后對其概括、提煉、裝飾變形,讓畫面更加具有裝飾趣味。

對于清代中的石頭形象并沒有過多的穿插其中,而是做了一少部分的植物來進行點綴,讓畫面更有故事。作品中建筑呈平行方向排列,中間用植物來做破解,注意到了每個部分的前后穿插關系,讓整個畫面靜中有動。四幅畫中的元素一直在重復使用,但不會出現(xiàn)死板、僵硬的感覺,這就需要有一定的審美基礎和畫面把控的能力。
塑石假山的設計,更多的是融入自然,與山體周圍的環(huán)境切合,各種大小灌木、爬藤類植物的裝飾,是山體自然化的體現(xiàn)。”巧、奇”是小型塑石假山設計的主旨,“氣勢、雄偉”是大型塑石假山的設計根本。